【前言】小額貸款公司如果能夠明確正確的戰略定位,選擇合 適的經營模式,再加上外部政策的支持,這個新生事物就必定 能夠走出困境,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為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國的小額貸款公司自2005年在部分省份萌芽,到2008年人民銀行和銀監會《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頒發,開始在全國全面試點,已經有十個年頭。到2015年6月份,根據人民銀行的統計,全國已經成立小貸公司8951家,從業人員11.4萬人,資本金8443億元,貸款余額9594億元。短短七年已經形成了不可小視的民間金融規模。
小額貸款公司成立的背景應該是明確的。一方面,我國長期以來就存在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且一直難以解決,管理層試圖通過小貸公司來增加對小微經濟的貸款投入;另一方面,我國民間資本也已積累到了相當的數額,由于缺乏正常規范的投資渠道,經常出現一些無序的涌動,不利于經濟的發展。
小額貸款公司的宗旨正確地來講應該是引導民間資本陽光化、規范化運行,增加對三農經濟和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貸款支持。由于小額貸款公司主要是由民營資本出資組建,所以應該允許小貸公司按照必要的盈利目標商業化可持續經營,同時引導小貸公司承擔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除了政府給予必要的財政補貼和扶持項目以外,不應強加給小貸公司更多的公益性和政策性要求和義務。
小額貸款公司自試點以來,確確實實發揮了顯著的作用:在支持成千上萬家的小微實體經濟成長壯大和創新發展中創造了許多精彩,小額貸款的足跡遍布了城鄉,在普惠金融領域譜寫了許多生動篇章。小貸公司的出現為平抑民間借貸利率發揮了積極作用,小貸公司通過支持企業成長發展在培育了稅源的同時,自身也直接為國家創造了可觀的稅收。
關于小貸公司的定性,從一開始就沒有予以厘清:小貸公司被允許專業經營小額貸款這一最基本最主要的金融業務,但不被認定為金融企業哪怕是地方金融企業的身份性質,就因為此,給小貸公司后來的發展帶來了很大困難與糾結。
小貸公司進入了發展的關鍵時期
小貸公司成立的前三年是發展的黃金期,當時由于我國經濟在四萬億投入刺激的慣性作用下,許多行業的需求還異常旺盛,小貸公司在此環境下,貸款需求供不應求,不良貸款尚未暴露,經濟收益十分豐厚。隨著國家宏觀調整,經濟持續下行,小貸公司也陷入了嚴重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一是業務開拓困難,企業不景氣,同時社會信用環境也有所惡化,舉目望去,少有可以發放貸款的對象;二是資產質量惡化,小貸公司不良率畸高,遠遠超出了小微金融可承受的范圍,經估測,全國小貸公司的不良率大概會超過30%;三是收益明顯下降,貸款本金還不了,利息也難收,除去經營費用和稅收,不少小貸公司當年已反映了虧損,如足額核銷了呆賬,將有一大批小貸公司要侵蝕到資本金;四是股東信心喪失,對發展前途深感迷茫。
小額貸款公司陷入當前困境的原因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一位著名小微金融行業的專家做過一個深刻的分析,其認為:小貸公司發展面臨困境的原因中,50%是“天災”,50%是“人禍”。天災是指客觀經濟下行,企業不景氣,小貸公司的制度政策存在一些問題;人禍是指主觀上小貸公司股東的理念不正確、法人治理機制不健全,經營團隊不專業,特別是有相當一部分小貸公司自身定位不準,經營模式選擇不當。
小額貸款公司這個在我國金融領域的新生事物,它本來能夠最有效地引導和歸集巨額的民間資本,能夠最直接地增加對得不到現有銀行體系貸款的小微企業等經濟實體的信貸支持。相比于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典當、P2P等類金融行業能夠更有力地發揮支持小微企業的成長和發展作用。但是當前這個新生事物自身的發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不少小貸公司反映:“小貸公司的牌照目前沒有多少實際的含金量”,“小貸公司現在是帶著鐐銬在跳舞”、“小貸公司的競爭力還不及社會上實際存在的無須經過審批的所謂的投資公司”。小貸公司目前正走到了一個興衰存亡的關鍵路口,如果小貸公司這個新生事物不能走出困境,不能更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是非??上У?
正確定位和經營模式選擇
如何使小貸公司走出困境,我們先從現實可行的角度,從自身可以努力的角度做起,即從正確定位,選擇合適的經營模式做起。這是當前小貸公司面臨的一個必須解決的突出問題,也是監管部門、小貸公司股東和經營管理層所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正確定性和定位
根據我國小貸公司試點成立的宗旨,小貸公司的性質應該是由民間資本發起成立的,專業經營小額貸款業務的商業化可持續發展的地方性金融企業,即使不能突破“金融企業”的藩籬,而定性為“專業放貸機構”,也應該由相關法規明確“小額貸款公司參照金融企業相關政策規定執行,享受與金融企業相同的政策待遇”,否則將不利于小貸公司支持三農及小微經濟的作用的發揮。
根據小額貸款公司的性質和特點,小貸公司的業務定位應該是以支持三農和小型,微型工、農、商、貿實體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的創業和發展的資金需要;小貸公司的貸款原則應該是堅持小額、分散,堅持與現有銀行業機構錯位分層次競爭;選擇現有銀行覆蓋不了或不想覆蓋的客戶對象,但不等于撿銀行淘汰的,資信等級不高的企業。所謂不能在銀行獲得貸款是指因為企業現有資產規模,現有資本積累等指標達不到銀行現有信貸門檻和標準,沒有符合銀行現行規定標準的抵押物。小貸公司也要選擇“優質”客戶,但不是以有否抵押物為唯一的標準。小貸公司要充分按照“有充分的還款意愿和可靠的還款能力”的基本原則作為貸款的風險保障,注重第一還款來源,而不是單純依賴于抵押物保障。當然這種風險把控難度要大大高于依靠抵押擔保的方式。要把現有的成熟的幾種“小微貸技術”結合自己的實際運用好。小貸公司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要以自身特有的靈活性、便捷性、多樣化去贏得競爭的優勢。
經營模式比較和選擇
在明確了小貸公司的正確業務定位以后,選擇合適的經營模式非常關鍵。
目前我國小額貸款公司大致有以下幾種經營模式:
1、大額、高利、快賺錢模式
有一些小貸公司,為了快投放,快賺錢,對一批能夠“承受高利率”的企業如資金鏈緊張的房地產企業,國家產業政策限制發展的“三高一重”類企業等,發放單筆1000萬元以上,利率高于30%的貸款,出發點是快賺錢,所謂的理論依據是“以高收益覆蓋高風險”,這種賭博心態違背了金融行業審慎穩健的基本原則,這類貸款的風險近乎100%,只要有幾筆發生風險,就拖垮了整個小貸公司。
2、類銀行貸款模式
有一些小貸公司沿襲了傳統的銀行貸款模式,貸款對象和銀行吃“拼盤”,或者撿了銀行挑剩的企業,或者接了銀行退出的貸款,貸款的保障也是沿用了抵押、擔保方式,而且小貸公司一般只能拿到銀行抵押后所剩余的“二抵”,結果隨著房地產較大幅度的跌價,“二抵”很快成了“空抵”;有的采用了沒有實際代償能力的“保證”,或者實力不足的擔保公司的“保證擔?!?,結果一旦借款人到期還不了貸款,保證人也都相應破產。采用這種模式的小貸公司為數不在少數,在這一輪經濟下行,企業不景氣的浪潮中受到沖擊非常嚴重。
3、熟人經濟圈模式
有一批小貸公司的業務范圍就限定在所在區域的一個鄉、鎮或村的范圍之內,對貸款對象企業或個人都可謂知根知底,同時憑借小貸公司股東在當地的影響力,借款人一般也不會隨意就對小貸公司的貸款違約。這類公司扎根基層,較好地支持了區域經濟的發展,自身的貸款質量和風險把控都比較好,經營效益也比較好,問題是業務發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4、供應鏈金融模式
有一部分小貸公司依托一個大型企業集團或者一個大型專業物流市場,專門為集團或市場上下游企業的應收應付賬款做供應鏈貸款。運用網絡系統,以應收賬款作貸款保障,或以倉單、貨物作質押。如四川的一些大型酒企及廣東美的集團和順德鋼貿小貸等。這類小貸公司的業務也做得非常成功,也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問題是需要有特有的大企業集團的背景和待定的市場流通環境,不是所有地方和所有小貸公司可以復制。
5、微型貸款模式
在我國有一批外資背景的小貸公司如四川的美興等從一開始就做幾萬元到十幾萬元的微貸業務,在普惠金融領域發揮了很好的作用,而且幾年來的實踐證明,由于相對壞賬率低,在其他小額貸款公司模式風雨飄零之時,這類微貸模式還是取得了穩健的良好的企業效益,開出了小微金融發展的另一方天地,被譽為小微金融的發展方向,目前有不少國內小貸公司也紛紛復制效仿微貸模式,如重慶酉陽黔龍小貸公司和山西大同陽光小貸公司,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這種模式的最大特點是每筆貸款的額度微小,從幾萬元到十幾萬元,最小的僅幾千元,最大也不超過30萬-50萬元。貸款對象主要是個體農工商戶和微型企業,這種模式的業務需求與各地的經濟結構有較大的關聯性,小貸公司的規模發展也受到一定的局限;在這種模式下,一個1億-2億規模的小貸公司一般需要100名以上信貸員,而且還需有一定的網點布局;據抽樣測算,信貸人員每陌拜100個客戶,能篩選到7-10個基本符合條件的貸款需求者,最后能選定3-5個符合放款的對象。這種模式的風控主要依靠幾種小貸技術的綜合運用,需要信貸人員具有比較強的專業能力。在此基礎上主要發無抵押的信用貸款,有的附加一個保證擔保也只作為心理安慰或作為業務開拓的途徑。這也是微貸模式對我國普惠金融的最大貢獻。
6、類金融金控綜合聯動模式
在全國的小貸公司中,還有一種擔保、租賃、保理、產業基金和小貸公司等類金融控股集團相互配合聯動的模式。它的特點是發揮金控公司統一法人治理、統一資本實力、統一資金調劑、各自獨立核算、獨立風控、業務開拓配合聯動、發揮合力的優勢。作為一種發展方向,也有一批小貸公司取得了成功,如重慶惠信金控泓泰小貸公司等。
上述列舉的幾種經營模式,不一而足,在全國小額貸款公司中都有存在。經過近十年的風雨歷練,大浪淘沙,其利其弊都已盡露端倪。中國地域遼闊,各地的經濟情況千差萬別,各個小貸公司投資人的理念和經營者的風格也各不相同,要確定某一種經營模式為最佳模式在全國推廣復制恐怕也并不現實。但是總結這么些年小貸公司實際經營中的經驗教訓,還是應該能夠概括出一些科學合理的適合小貸公司運用的經營模式基本原則:
第一,小貸公司貸款對象應選定為小微經濟實體生產經營性企業,借款人使用了貸款要有效益能賺到錢。這是小貸公司區別于典當行和高利貸的根本界線。
第二,貸款額度堅持小額、分散原則。一般小貸公司以小額貸款為主,可以兼營微型貸款。堅持小額應該是為適應小貸公司規模和能力的要求,堅持分散主要是為防控風險的要求。小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只要符合貸款條件,一、二百萬是小額,三、五百萬也屬于小額范圍。這是小貸公司現實發展的需要,有利于小貸公司拓展業務范圍和增強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微型貸款一般可以界定為五十萬元以下。
第三,貸款客戶主要從“達不到銀行貸款門檻,但有充分的還款意愿和可靠的還款能力的初創型,成長型小型、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中選擇。
第四,小貸公司要在綜合運用幾種國內國際通用成熟的小貸技術結合本地實際來識別和防控風險。
第五,小貸公司要充分發揮自己唯一的及獨有的靈活性、便捷性、多樣化特點去贏得競爭的優勢。
第六,小貸公司貸款利率要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兼顧小貸公司正常盈利、風險覆蓋和借款人承受能力合理確定。小貸公司要合理運用政策允許的融資渠道,提高必要的杠桿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高貸款質量來降低成本,降低利率,從而擴大業務范圍,同時也促進降低風險。對于小貸公司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扶持性貸款,財政應該給予減免稅收或貼息的支持。
第七,小貸公司要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還必須要有一個目光長遠,理念明智的董事會和一個專業化、強有力的經營團隊作為內部保證。小額貸款公司如果能夠明確正確的戰略定位,選擇合適的經營模式,再加上外部政策的支持,這個新生事物就必定能夠走出困境,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為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做出更大的貢獻!在普惠金融這片藍海中揚帆遠航!
(作者系寧波市小額貸款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