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的寒冬似乎來了,平安銀行行長邵平用了諸如“斷崖式下跌”、“驚心動魄”、“腹背受敵”等詞來形容如今的銀行業。
7月7日,邵平在“2016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表示,對銀行人來講,可以說現在進入了一個“焦慮時刻”。近幾年,銀行的利潤增速斷崖式下跌,從2011年的36.34%銳減到2015年的2.43%,今年1季度雖然有所回升,但也不排除季度調節的偶然性因素。從30%多的高增長到接近零增長,銀行業只用了短短的四年時間,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變化。
邵平表示:“比利潤增速下滑更為嚴酷的現實是,商業銀行不良率的攀升。從2013年3季度開始,銀行告別了過去多年不良的“雙降”態勢,不良率和不良額大幅回升。今年一季度,行業不良率上升到1.75%的水平,關注類貸款占比上升到4.01%,撥備覆蓋率下滑到175.03%。鑒于全球日益復雜的經濟金融形勢,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匯率風險的相互交織,索羅斯也放言:基于他60年的經驗,金融危機再一次慢慢展開。英國脫歐及其引起的國際金融市場 動蕩,也讓整個世界錯愕不已?,F在要對中國經濟觸底和不良率見頂的時間做判斷,可能還為時尚早?!?
邵平稱,最為嚴重的是:銀行在新增信貸的投向上也面臨“資產荒”的問題,原來風險較小的國企債務、地方政府擔保的信用債也開始爆發風險。新增資產缺乏“安全區”,銀行腹背受敵。去年我在論壇上講的:“中國銀行業進入了三十年未有之變局,大躍進的時代結束了”,現在看來,事實被不幸言中了。
邵平還稱:“中國的銀行業明天會好嗎?之前黃金十年,經濟快速發展、牌照壟斷等紅利讓銀行患上懶惰病和盲目自大癥,高歌猛進追求高額利潤,對風險調整后的資本收益缺乏考量,不良資產大量侵蝕利率,陷入增長瓶頸和風險陷阱。我們在還歷史的賬,這世界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在該論壇上,銀監會官員也有同樣的觀點。
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表示,截至5月末,中國銀行業不良率突破2%,中國銀行業面臨自2004年國有銀行核銷處置不良資產、改制上市以來最嚴峻的經營壓力,并且這種壓力短期內難以扭轉。銀行業需要迎接漫長嚴冬的考驗。利率目前處在低位,甚至有可能進一步下調,還將延續較長時期。
于學軍介紹,銀行不良貸款的爆發最早從2012年開始,首先在江浙滬東部沿海地區反映出來,近三年不斷地向中西部蔓延。他透露,到今年5月末的最新統計,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已經大大地超過兩萬億元,不良率突破2%,達到2.15%。分別比年初新增了2800多億元,提高了0.16個百分點。
此前銀監會5月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3921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177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5%,較上季末上升0.07個百分點??梢园l現,4、5兩月不良貸款增速已經超過了第一季度,不良貸款增速呈爆發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