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訊,銀監會出臺《關于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做好互金行業“首付貸”、“校園貸”、“現金貸”業務活動的清理整頓工作。
銀監會嚴控金融風險行動再度升級,近日發文出臺監管新政,提出要切實防范化解銀行業當前面臨的突出風險,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堅持合規穩健發展,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4月10日,銀監會印發了《關于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到將重點防范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債券風險投資、同業業務、規范銀行理財和代銷業務、房地產領域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互聯網金融風險、外部沖擊風險、其他風險等十類風險。
此前,在4月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表示,銀監會將把2017視為“監管的一年、問責的一年”,2017年監管重點工作為:重服務、防風險、強協調、補短板和治亂象;不僅從監管制度上進行調整,還加強了處罰力度,實施“雙罰制”。
“監管政策要與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實現最優的協同,使監管導向能夠與國家宏觀調控保持一致,使監管套利得到有效的遏制?!睏罴也疟硎?,銀監會將專門開展“三套利”“四不當”整治工作,打擊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整治不當展業、不當交易、不當激勵和不當收費。楊家才表示,銀行業監管什么都可以變,但防風險是不變的,是永恒的主題。
1.嚴控房地產市場風險
杠桿資金引發的“股災”陰影遲遲未有去除,多年來城市房價“高燒不退”的背后,依稀可見的杠桿資金,像是房地產市場的場外配資、“銀行按揭+首付貸”雙重杠桿疊加等,自然引起管理層警惕。
《指導意見》第六條提出,防范房地產領域風險,要求分類實施房地產信貸調控,強化房地產風險管控,加強房地產押品管理?!吨笇б庖姟窂娬{道,要嚴厲打擊“首付貸”等行為。
針對房地產市場的“首付貸”,監管層不止一次發出過警告。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不下兩次發布相關的文件,要求互金行業停止開展“首付貸”業務。2016年4月20日,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出臺《關于停止開展首付貸、眾籌購房等金融業務的通知》、3月31日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首付貸’風險防范的通知》),要求各會員單位全面禁止開展房地產“首付貸”業務,并進行自查自糾和業務清理工作。
3月17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我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的通知》,明確規定“嚴厲打擊‘首付貸’等違規行為,要求商業銀行、小額貸款機構、互聯網金融機構、信托投資公司等各類金融業務經營者不得對購房首付款發放貸款或變相發放貸款”。
何為“首付貸”?根據網絡上的簡單說法就是,你去買房,首付不夠,他們借給你湊首付的錢,就是首付貸。換到投資人角度看,你投到平臺上的錢,借給了那些首付都需要貸款的買房,這里的潛在風險無疑是很高的。
2.及時排查互金風險
《指導意見》第八條提出,持續推進網絡借貸平臺(P2P)風險專項整治,重點做好校園網貸、“現金貸”業務活動的清理整頓工作。
首先,《指導意見》要求持續推進網絡借貸平臺(P2P)風險專項整治。第三方的統計顯示,各地P2P風險專項整治進度不一:廣東P2P合規大限進入倒計時,4月30日前完成整改;網傳上海網貸監管辦法討論稿,整改期限不超過6月30日;北京150余家P2P收整改通知,要求7月15日前完成整改。最新消息稱,目前地區清理整頓(整治第二階段)還未結束。原定于2017年3月底前完成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將延期至年底,這符合監管層此前提出的“時間服務質量”原則。
其次,《指導意見》要求重點做好校園網貸的清理整頓工作?;仡?016年4月,教育部與銀監會出臺了《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至今校園貸迎來了監管一周年。目前可見,校園貸監管效應已有所顯現。在強監管下,近四成校園貸平臺退出。據第三方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2月底,全國共有47家校園貸平臺選擇退出校園貸市場,這些平臺或選擇徹底關閉,或轉型進入白領、工薪階層貸款市場。
最后,《指導意見》要求做好“現金貸”業務活動的清理整頓工作。此次是銀監會首次點名“現金貸”,并提出相應的監管要求:確保出借人資金來源合法,禁止欺詐、虛假宣傳。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間借貸利率的有關規定,不得違法高利放貸及暴力催收。
“現金貸”,又名“小額現金貸”,在中國,它崛起于2014年,在2015年和2016年呈現了爆發的趨勢。螞蟻金服、騰訊、新浪等互聯網巨頭都有布局現金貸業務。
在“現金貸”高速發展的同時,行業也因為涉嫌高利貸、砍頭息、暴力催收等行為而被媒體與公眾廣泛質疑。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曾在《英美現金貸發展啟示錄:加強立法及投資人教育》一文中提出要加強現金貸行業立法,呼吁有效監管現金貸,以實現趨利避害、合規發展。
綜合而言,聯想起網貸行業此前的亂象,包括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的“裸條”事件、聊城于歡案等,不難理解監管的意圖。筆者認為,網貸行業要實現健康合規發展,必須要消除這些違規操作、消滅掉行業內的害群之馬,將金融風險防范于未然。